近日,邮储银行漯河市分行积极响应号召,全面启动2025年度“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打出一系列宣传“组合拳”,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为构建和谐金融生态添砖加瓦。
厅堂服务升级,打造消保前沿阵地。该行全市63家网点LED屏24小时不间断滚动宣传标语,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专区有序陈列各类宣传资料,消费者权益保护咨询台随时准备为市民答疑解惑,海报、横幅将网点装点得氛围十足,让每一位走进网点的市民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消保宣传氛围,享受“零距离”金融知识服务。
聚焦风险防范,微沙龙传递金融智慧。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常见的“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非法中介陷阱,该行各网点精心组织“金融消保微沙龙”,通过真实案例、专业讲解、现场互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识,帮助客户识破非法中介的“伪装”,守住群众的“钱袋子”。
深入乡村助老,金融知识温暖下乡。辖内各支行组建“消保宣讲队”,奔赴乡村,针对老年群体开办“助老课堂”。宣讲队成员用亲切的乡音,结合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金融场景,讲解防诈骗技巧、存款理财常识等,将金融知识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远离金融诈骗风险。
多场景联动,拓宽金融知识覆盖面。该行凝聚多部门力量,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10多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深入企业与繁华商圈。活动期间,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普惠金融政策,细致剖析金融风险,切实将金融知识传递到广大消费者手中,助力他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金融产品与服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线上宣传发力,构筑金融知识传播新矩阵。该行紧跟时代步伐,借助线上平台,积极制作转发丰富多样的金融科普内容。“以案说险”科普文章,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消费者直观了解潜在金融风险;“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风险提示,及时揭露非法代理维权的常见套路;“警惕债务优化骗局”则聚焦当下热点,提醒消费者远离债务优化的诈骗圈套。这些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广泛传播,引发大量关注与互动。
此次宣传活动共制作悬挂宣传横幅63个,张贴宣传海报126份,开展外部宣传200余场,发放宣传折页3万余份,有效触达人群6万人次。
下一步,该行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创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宣传方式,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打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环境,为维护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邮储银行漯河市分行:杨金宝)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积极响应监管机构及上级行号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关爱目光投向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以实际行动传递金融温度,守护金融安全。 3月12日上
3月18日,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正式上线,解锁传播黄帝文化的“无限可能”。全面升级的“云拜祖”平台,以3D沉浸体验为核,以AI技术为翼,邀全球华人开启一场拜祖祈福之旅,共赴“心灵之约”。 3D沉浸体验 网上拜祖更具仪式感
2025年央视“3·15”晚会落幕后,针对被曝光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等迅速开展行动,依法处置曝光问题。但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社交平台出现了很多“热心监督员”,看似贴心地整理了“3·15红黑榜”,一边提醒他人提防“黑榜”里的品牌,另一边又
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与安全意识、强化人民群众依法维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金融工作践行政治性与人民性的关键所在。罗山县农业银行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3月11日,广发银行郑州分行联动中国人寿核心驻豫企业等十家金融机构2025年“3·15”豫见美好金融巴士行活动启动暨发车仪式在郑州中原福塔举行。“金融巴士”将金融知识宣传融入车身设计,车身主要颜色为绿色,喷涂着醒目的活动宣传标语,沿途通过通
在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广发银行郑州嵩山路支行积极响应号召,于2025 年3月13日走进四季鲜农贸市场,开展了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为商户朋友们送去实用的金融知识。 活动现场,
今天(3月17日)上午 一则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位 #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 中午正是用餐高峰期 不少人都会提前点好外卖 午休时间刚好送到 为啥最好不要提前点? 第一拨点外卖的人 收到隔夜菜的可能性更大 曝光黄焖鸡米饭问题的暗访
美国联邦政府内部的一份禁止入境国家“黑名单”近日在美国媒体中广为流传,舆论纷纷猜测特朗普正在酝酿最新版本的“旅行禁令”。据了解,最新披露的名单上涉及的国家有数十个,比特朗普在2017年首个任期内颁布的禁令——“禁穆令”犹有过之。 美国《纽约
当“精致羞耻症”成为职场热词,年轻人却在重新定义何为“得体”。长期以来,格子衫、西装是职场“安全牌”, “精致”被束缚在传统框架内,成为千篇一律的代名词。随着00后步入职场,他们开始拒绝“精致羞耻症”约束。数据显示,69%的受访00后表示没有“精致羞耻症”,穿衣打扮看心情。
当“精致羞耻症”成为职场热词,年轻人却在重新定义何为“得体”。 长期以来,格子衫、西装是职场“安全牌”, “精致”被束缚在传统框架内,成为千篇一律的代名词。随着00后步入职场,他们开始拒绝“精致羞耻症”约束。 数据显示,69%的受访00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