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1月5日报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直播带货套路满满,演戏砍价、哄抬价值。还有主播低价售卖三无日化产品,一些卫生用品生产商,甚至专门生产劣质湿巾,专供直播带货。有业内人士透露,“便宜货”已成直播间引流手段,而消费者买回家的廉价商品可能过不了“质量关”。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电商直播已超过2000万场,大量商品通过直播带货进入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直播带货“翻车”事件频发,内幕不时被曝光,此番直播“低价”黑幕,让人震惊和愤怒。
主播也好,商家也罢,只有多一些实事求是、以诚相待,才能长久地赢得消费者。让人遗憾的是,部分直播间主播和相关人员通过“表演”,营造“亏本销售”的假象,以达到引流、促销和谋取暴利等目的。
直播间这些“低价”推销堪称消费“陷阱”。表面上看,“低价”虽然意味较低的购买成本,但“低价”次品不一定能达到使用目的、发挥应有功效,甚至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人身损害,实际上消费者并未真正省钱。
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电商直播市场的秩序,除了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还应对坑害消费者的主播和商家亮出法治利剑。比如,直播间的演戏砍价、哄抬价值等行为,已经涉嫌价格欺诈,有违价格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精神和要求;而商家生产劣质产品、贴牌产品,主播推销这类产品,可能违反产品质量法、民法典等。
每天都有数万场直播在同时进行,加之直播间分散,给日常监管带来不小难度。这也让某些带货主播和商家心存侥幸,视法律为无物肆意而为。这种情况下,唯有多方合力才有望填平直播“陷阱”。
作为消费者,除了审慎识别直播间“低价”商品——核实价格、了解品质外,更要对违法侵权行为积极说“不”,及时向有关方面举报相关商品和直播间,依法主动维权。
作为电商平台,要严把直播带货“价格关”“质量关”。比如,事先制定严格严密的管理规则,采取相应技术监控手段,防范价格问题和质量问题;事中及时叫停违规直播带货活动;事后对违规主播和商家进行处理等。
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再次对网络直播活动中存在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交易数据弄虚作假等一系列问题亮剑,其中提出的发挥综合执法优势、强化信息共享与协调配合等措施,都有望对直播乱象形成更大的威慑。
此外,一些消费者提出的在电商直播间推行“一键举报”、发布直播带货黑白名单等,也值得考虑。
日前,清明上河园景区开启了“云旅游”模式,通过新浪微博、西瓜视频两大客户端,进行了2个小时的线上游园,带领众多粉丝一起云游清明上河园。其在新浪微博的直播,覆盖人次620万,阅读数50万;西瓜视频全场阅读数达到20万,线上互动效果良好。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了一些行业,也带火了一些行业,显然,直播属于后者。家住浙江的Vivian就在疫情中喜欢上了看直播,从不断变装造型的携程总裁到乡镇的助农产品,再到“买它”不断的李佳琦直播间,有想买的东西了,她第一时间就会去翻直播间预告。“便宜、有趣,唯一的烦恼就是控制不住总想剁手。”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字成为新农资。”
12月21日,在经历直播带货“假羊毛衫事件”后,罗永浩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交个朋友直播间”决定全方位整改升级,措施包括成立“质控实验室”、与国际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SGS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直播间安排“神秘顾客”+公司内部成立“客户卓越体验委员会”;积极参与权威机构主导制定的直播电商商品质量检测和控制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等等。
游戏直播的版图扩张已然拉开序幕,成为2019年互联网行业最火热的一部分。近两年,爆款手游和电竞行业的发展,助推了国内游戏直播的繁荣。
2月17日至21日,河南林州红旗渠景区通过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凤凰网、沃视频、央视网、斗鱼、虎牙、快手等客户端进行线上直播,开启“云游”模式。
2021年1月6日上午,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在会议室观看《西平县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捐赠发放仪式和《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直播活动。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主办的“出彩新人说”跨年分享活动将于12月31日晚22:30分在郑州举行,活动将通过融媒体全程直播。
去年以来,直播带货迅猛发力,头部主播展现的带货效应尤为强劲。但近期,多位头部主播带货遭到消费者投诉,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