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数码  > 正文

抢占研发制高点,半导体新材料有望弯道超车

2021-04-21 10:02:39   来源:科技日报

5034

  4月17—18日,第十五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在18日举行的年会主论坛上,多位院士向在场的2000余名观众分享了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趋势,其中半导体新材料成为不少与会专家重点关注的内容。

  宽禁带半导体已大规模应用

  在中国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能大幅降低电力传输中能源消耗的宽禁带半导体正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研究的重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称,目前宽禁带半导体已经在汽车、健康等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例如,在汽车领域,运用宽禁带半导体之后,电动汽车可在同样电力驱动下行驶更长的里程。

  郝跃还预测,6G通信2030年或将会进入产业化,未来宽禁带半导体将释放巨大市场潜力和强大发展动力。

  为进一步占领宽禁带半导体研发的制高点,中国还在2020年成立了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在氮化镓半导体设备、氮化镓毫米波功率器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

  “中国已经提出了‘3060碳排放目标’,也让宽禁带半导体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在电力总量攀升的同时降低传输过程中的消耗,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郝跃说。

  碳基技术有望取代硅基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表示,随着芯片制造工艺逼近2纳米,硅基芯片材料的潜力已基本被挖掘殆尽,无法满足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启用新材料是公认的从根本上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出路。

  彭练矛指出,碳纳米管拥有完美的结构、超薄的导电通道、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稳定性,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硅基集成电路技术。面向后摩尔时代,中国现已基本解决碳纳米管面临的挑战,实现了整套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制备技术,同时也在碳纳米管的无掺杂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我国在碳基芯片的基础研究方面迈入全球发展前列。

  畅想未来,彭练矛认为碳基技术有望全方位影响现有半导体产业格局。我国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材料开始,总结过往经验,通过发展碳基芯片,实现中国芯片的弯道超车。现有研究已证明,碳基集成电路拥有超越硅基的潜力,亟待解决的则是产业领域的工程性问题,实现技术的落地与实用化。

  记者 雍 黎 通讯员 谢 力

  4月17—18日,第十五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在18日举行的年会主论坛上,多位院士向在场的2000余名观众分享了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趋势,其中半导体新材料成为不少与会专家重点关注的内容。

  宽禁带半导体已大规模应用

  在中国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能大幅降低电力传输中能源消耗的宽禁带半导体正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研究的重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称,目前宽禁带半导体已经在汽车、健康等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例如,在汽车领域,运用宽禁带半导体之后,电动汽车可在同样电力驱动下行驶更长的里程。

  郝跃还预测,6G通信2030年或将会进入产业化,未来宽禁带半导体将释放巨大市场潜力和强大发展动力。

  为进一步占领宽禁带半导体研发的制高点,中国还在2020年成立了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在氮化镓半导体设备、氮化镓毫米波功率器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

  “中国已经提出了‘3060碳排放目标’,也让宽禁带半导体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在电力总量攀升的同时降低传输过程中的消耗,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郝跃说。

  碳基技术有望取代硅基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表示,随着芯片制造工艺逼近2纳米,硅基芯片材料的潜力已基本被挖掘殆尽,无法满足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启用新材料是公认的从根本上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出路。

  彭练矛指出,碳纳米管拥有完美的结构、超薄的导电通道、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稳定性,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硅基集成电路技术。面向后摩尔时代,中国现已基本解决碳纳米管面临的挑战,实现了整套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制备技术,同时也在碳纳米管的无掺杂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我国在碳基芯片的基础研究方面迈入全球发展前列。

  畅想未来,彭练矛认为碳基技术有望全方位影响现有半导体产业格局。我国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材料开始,总结过往经验,通过发展碳基芯片,实现中国芯片的弯道超车。现有研究已证明,碳基集成电路拥有超越硅基的潜力,亟待解决的则是产业领域的工程性问题,实现技术的落地与实用化。(记者 雍 黎 通讯员 谢 力)

文章关键词:研发,半导体,新材料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地评线】映象网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推升科技创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研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3年的1.18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1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从2013年的55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6亿元。

  • 人工肌肉智能材料研究获新突破

    记者1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冷劲松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伙伴,在智能材料之一人工肌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人工肌肉驱动性能的电容依赖性问题,为后续设计具有无毒、低驱动电压、高能量密度的高性能驱动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1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单极冲程、电渗泵碳纳米管纱线肌肉”为题,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上。

  • 医药研发“一哄而上”?中国超算引领新药创新研发

    医药产业是一个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多次被“点名”的产业。无论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还是“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医药产业都被寄予厚望。

  • 南京首例!不动产办证提供假材料,纳入征信了!

    近期,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华侨路服务大厅窗口发现一例申请人持虚假材料违规开具证明材料的失信行为。

  • 我国自动驾驶车辆研发发展迅猛 车辆上路尚待立法先行

    近日,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在内容上新增了关于自动驾驶车辆运营的规定,涉及自动驾驶上路合法性、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等问题,

  • 新型“夜明珠”纳米材料让手机也能拍摄X光片

    我国高端X射线影像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改观!记者18日从福州大学获悉,该校杨黄浩教授、陈秋水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类高性能的纳米闪烁体长余辉材料,并成功研发了新型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使常规的单反相机和手机等也能拍摄X光片。这一原创性成果18日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在线发表。

  • 清华团队新成果在《自然》发表:有望解决光刻机自主研发难题

    25日,观察者网从清华新闻官方网站获悉,当天,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传祥研究组与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以及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题为“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的研究论文,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

  • 苹果或将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平台

    据外媒报道,苹果首席执行官吉姆·库克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暗示了其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方向。苹果或将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平台,供汽车厂商们使用。

  • 荥阳市高山镇召开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研发统计人员业务能力,2021年3月3日下午,荥阳市高山镇举办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培训会。

  • 驼人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入选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通知,决定命名河南驼人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州轻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6家单位为第二批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