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商家让利。线上抢券,线下花。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一系列“花式”促消费优惠措施,让因疫情冷却的消费市场一下子热了起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企业家表示,“五一”消费热,为二季度乃至下半年消费重回增长轨道奠定了良好基础。接下来,还要持续发挥政策效应,巩固和加速消费市场回暖,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撬动消费潜能充分释放,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线上线下互促互动撬动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线上线下消费互促互动是当前消费的一大亮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5月1日,上海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对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发生的充电费用再给予5000元补助。同时,对燃油车“以旧换新”也发布补贴细则,补贴标准为每辆车4000元。这一天也是云南昆明消费券正式使用的第一天,使用的金额达到120万元。一张小消费券挖掘出消费大潜力。在合肥,政府投入了1亿元的消费券,各大商家也推出了优惠折扣活动,提振消费市场。不仅是上海、昆明、合肥,全国各地各行业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增加新供给、培育新消费,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王微向本报记者分析,上述举措的核心是聚焦重点行业和人群,进一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主要关注的是两方面需求,一方面是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像家电、家具等大额消费;另一方面是与消费升级紧密结合,同时受到前期抑制的消费需求,像自驾出行、农家乐、户外活动、夜经济、首店经济等。
“自疫情发生以来,线上消费的快速发展成为亮点。”王微说,除了原有的电商,直播带货、抖音视频、微信社群营销等新型电商消费也在加速发展。同时,还有大量的服务消费向线上迁移,诸如线上教育、文化娱乐、云旅游等,让线上新型消费不断涌现。
“企业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传统电商平台,疫情期间销售额不但没受影响,比往年还增长了20%-30%。”沈阳宝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峰对本报记者表示,“五一”小长假期间,他通过电商销售手撕风干牛肉,每天的总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随着新消费模式持续火热,王晓峰也开始探索新电商平台,在抖音上开设了“晓峰家常菜”,以每天学做一道菜的短视频吸引粉丝。抖音号刚开播一个月,他在抖音的商品橱窗已经销售了近3.2万份牛肉干。
线下消费同样火热。“五一”期间,全国各大商场商家利用线上和线下力推“五一”促销活动,折扣、满减、消费券和商家优惠叠加,让商场客流量大增,重归繁荣。
多举措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今年的“五一”假期虽然提振了消费,但还没有恢复到往年的消费水平,大家对疫情的紧张和担忧心理尚存。专家认为,接下来要在“五一”假期消费信心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策效应,通过提质扩容激活国内消费市场,继续做好促进消费工作。
王微建议,政府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平台、社区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促消费的过程中,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全面互动的大格局。
针对当前消费向线上消费、新型消费扩展,同时夜经济、首店经济等新消费业态备受大家欢迎的现象,王微认为,要结合老百姓消费理念新变化、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努力实现消费提质扩容,更好地促进新消费发展,让消费给经济带来创新活力。
王微进一步表示,政府要在促消费的过程中给予企业激励措施,尤其是让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零售业更好更快地复工复产。同时,在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和成本压力方面,政府要有更加精准的政策,给予直接服务于老百姓消费的相关行业大力支持,让他们有更大的创新热情,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供给。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建议,要采取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消费。一是继续加强疫情防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二是继续做好“六稳”,尤其是做好稳就业工作,保障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夯实居民消费能力。三是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多用改革的办法促进消费回暖。四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用创新型产品和服务激发消费潜力,同时还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原标题:持续发挥政策效应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记者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