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新闻热点 > 正文

评论:促进消费关键要消除后顾之忧

2020-04-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5034

  衡量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只用一季度的储蓄和消费数据是不够的。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热情较高,能不能出现“报复性”消费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多角度、多层面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把居民的消费活力真正释放出来,形成有序、健康、可持续的消费增长态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4月21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和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疫情下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一季度超过一半(50.2%)的家庭增加储蓄并减少消费,有40.4%的家庭维持当前状况基本不变,仅9.4%的家庭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报告认为,今年一季度多数居民工作稳定和收入都受疫情影响较大,中央提出“保就业、保民生”非常及时和必要。

  上述调研结果总体正常,符合一季度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受疫情影响,不少家庭主要是存量消费而非增量消费,“钱躺在银行和钱包”的现象比往年明显,消费的内在动力和热情被压制。不过,衡量当前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只用一季度的储蓄和消费数据是不够的。

  近期多地发放消费券大力激活消费,表明多数居民其实存在较高的消费热情,甚至有很强的“报复性消费”欲望,同时也存在一些后顾之忧。首先,鉴于疫情形势尚无十分明确的预期,不少人难免担心,如果现在就开始自由自在地消费,比如聚会、娱乐、旅游等,条件是否具备?疫情会不会对这些消费产生影响?会不会导致疫情在一些地方反弹?

  其次,要消除对就业和收入增长的担忧。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难度较大,普通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大多在小微企业工作,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尽快复工复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和收入将造成较大影响,由此对消费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消除广大居民对就业和收入增长的担忧,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再次,要消除对物价上涨的担忧。虽然可以肯定,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发生,但局部领域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是有可能的,这一方面缘于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货币发行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也缘于某些方面物资紧俏造成的压力。努力消除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动力。

  正因为如此,要想激活消费,就需要多管齐下。在宏观上,应当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激活消费的关系,既要确保居民消费不被疫情继续死死地压着,也要确保不在促进消费复苏中发生新的疫情。在促进餐饮、旅游等行业消费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各地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制度规定,严防因人员过度聚集、流程措施不力等导致疫情反弹。

  在中观上,要加大企业复工复产力度,加快供应链修复,加强产业链衔接。在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也应纳入地方政府重点服务和保障范围。如果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预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释放消费活力、形成消费回补和促进消费复苏都很难成为现实。

  在微观上,要进一步出台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上述报告认为,如果没有大规模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第二季度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大。这表明第一季度促消费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说明促消费政策措施应持续加大发力。这些政策不一定都要从上往下推出,更多的政策可以由地方来决定。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出台刺激消费政策,特别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些消费券配套,企业拿出更多优惠政策激励居民消费。住房消费也是如此,开发企业应当看清形势,以优惠价格促进销售,地方政府要坚决打击各种炒房行为,坚决遏制银行把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市场。

  总之,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热情较高,能不能出现“报复性”消费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多角度、多层面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把居民的消费活力真正释放出来,形成有序、健康、可持续的消费增长态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文章关键词:消费 报复性 物价 就业 民生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逾三分之一消费者曾投诉 “网红带货”乱象值得

    据新华社电 电商直播风起云涌。众多明星、网络红人通过直播推荐商品,观众“一键下单”。“网红带货”方便快捷,有互动效应,颇受欢迎。但是,以这种方式购买的商品质量到底如何?“网红”直播靠谱吗?

  • 警惕网购优惠陷阱:遭遇消费坑人事 法官析案来

    花钱买药是假的、买来的饮品很劣质;网店买东西,“说好”的返现和赠品却不能如实兑现;办理了影楼会员卡交了预付款,遭遇停业服务中止……作为消费者,如果您遇到这些闹心事,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辽宁法官精心梳理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类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和您聊聊一些坑人的消费陷阱,教您如何依法维权。

  • 生鲜商品线上订单量暴增 消费者认为价格偏贵、

    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上买菜火了起来。不管是传统超市的线上平台,还是电商平台,线上订单都大幅增加。但由于货源组织能力和配送能力不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线上买菜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为了留住用户,一些企业积极采取增加更多预制菜和半成品菜、赠送优惠券等措施。

  • 走近线上新型消费:线上“拼单” 购销两旺

    线上团购为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互动分享的购物体验,成为不少居民的消费新选择。在拼团过程中,要选择信誉度好的平台和商家,购买真正有口碑的好商品。

  • 消费券助跑“消费马车”:购物简单实惠 商家生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浙江、河北、江西等多个省份组织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了民众的消费潜力,在短期内带动消费回补,取得了积极成效。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如何促进消费需求回补、释放成为重要课题。消费券的使用,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 用线上新型消费激活内需

    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快递业一季度成绩单: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5.3亿件,同比增长3.2%。尤其是3月份,随着快递业服务能力的全面恢复,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达59.8亿件,同比增长23%。快递业务的增长,折射出线上消费的火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然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 建材家具消费旺季提前开启 家居市场回暖提速

    时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家庭装修迎来集中开工、复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周建材家具市场采购量节节攀升,各大卖场人气十足,家居市场回暖全面提速。

  • 给“小店经济” 多点儿“方便”

    小店不仅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是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为一个城市正常运转提供新鲜血液与动力。

  • 评论:促消费需要“强心剂”也需要“长效丸”

    眼下,许多行业受疫情影响,促进消费需要“强心剂”的刺激。从长远看,促进消费也需要“长效丸”,做到短时刺激措施与长效制度安排,多筹并举,双向发力方能让消费的热情“火焰”长久不息。

  • 专家解读:提振消费活力应有新“抓手”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但需要明确的是,民众的消费需求并未消失,只是暂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因此,重新激发社会消费活力的关键,在于及时、透明地通报疫情相关信息,让民众能准确把握当前的疫情情况。当外部环境的危险度降低时,消费欲望和信心会随之上升。

慢新闻

中国驻法国使馆委托采购口罩?官方辟谣:别上当 中国驻法国使馆委托采购口罩?官方辟谣:别上当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